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编年体和纪传体如何区分)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以下是对"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编年体和纪传体如何区分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史记》是***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一般模式:
编年体:某年发生了某事
纪传体:某人做了某事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各有什么区别
(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3) 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
(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异同
编年体
所谓编年体指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编年体体裁的史书核心是时间,以年、月、日甚至时辰为单位来叙述历史事件。编年体的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这样更容易反映出时间段相近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编年体的优势在于易于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够方便的理清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其缺点也很明显,编年体史书难以记载那些时间不明的历史事件。故而编年体史书多用于记载那些时间点明确的历史**事件,而诸如经济情况、风俗习惯等时间观念模糊的史料体裁编年体则是较少收录。
以编年体为体例的史书主要有: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
《国榷》
纪传(zhuàn)体
所谓纪传体指的是以人物为主体,通过叙述与人物相关的活动(立传记)来反应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可以记录更多的史料,而且方便记载那些不能按照时间轴编排的历史,此外纪传体由于是以人物为主体叙事,这使得纪传体体例的史书能够收录更多的历史人物。纪传体也存在着缺点,那就是很难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是以人为主体,非常容易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
纪传体以人为中心,却又对人的身份等级有着极为严格的规范!
皇帝的传记被称作“纪”,皇帝之下的人的传记称作“传(zhuàn)”,非正统王朝的人物的传记称作“载记”,地方风俗、经济、人文等一系列非人物传记被称作“志”。
纪传体史书首创者便是汉朝的司马迁,他撰写的《史记》开创了先河。自那之后,各朝各代官方撰写的史书均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我们古代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均是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的!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