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剧种是哪五种(五大剧种是什么啊)
中国的五大戏剧类型是京剧、越剧、黄梅戏、平剧和豫剧。 1、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以下是对"中国五大剧种是哪五种"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五大剧种是什么啊
中国的五大戏剧类型是京剧、越剧、黄梅戏、平剧和豫剧。
1、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2、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剧”。
3、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4、平剧一般指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5、豫剧,发源于中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大地方剧种。
五大剧种是哪五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评剧。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代表作
黄梅戏代表作:《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西楼会》、《纺棉花》、《秋千架》等***代表性。
豫剧代表着:《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地塘板》、《对花枪》、《提寇准》、《天地配》、《铡美案》、《凤帅令》、《玉虎坠》、《十面埋伏》、《跑汴京》、《金囍记》。
中国五大剧种
中国五大剧种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京剧
曾经称为平剧,是中国国粹。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最早是在公元1790年,清朝乾隆年间出现,在民国才得以繁荣。伴奏乐器使用的是二胡(胡琴)和锣鼓等,在唱腔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2、豫剧
起源于河南,是***大地方剧种,被国外称为“东方咏叹调”。唱腔方面***感染,铿锵有力。角色主要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六大名旦。
3、评剧
也称“蹦蹦戏”,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2006年5月20日,***批准将评剧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伴奏乐器,武场有板鼓、梆子、锣、镲等;文场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代表人物有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
4、越剧
发源于浙江,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以唱为主,题材主要是才子佳人,伴奏乐器使用的是二胡和鼓板、三弦等。越剧唱腔的特点是婉转和抒情,角色方面主要分为小生、小旦、老生、小丑四类,代表人物有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和戚雅仙。
5、黄梅戏
起源于湖北黄梅,唱腔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角色方面主要分为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伴奏乐器使用二胡、琵琶、竹笛、扬琴、唢呐等。代表人物有周珊、严凤英、黄新德、韩再芬、马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