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气候类型(云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云南的气候特点介绍如下: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以下是对"云南气候类型"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云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云南的气候特点介绍如下: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云南地理条件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
云南是什么气候类型
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
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0.7℃,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云南省位置和规模:
介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云南省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云南省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为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
云南以什么气候为主
云南气候很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云(滇),省会昆明。
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东面是广西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 *** 自治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唐时, 南诏王 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
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民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
经过了历史的变迁,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为区云南县与省名的使用混暇,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将云南县称为“ 小云南”,旧时曾有“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挑水勾担响、火把节里插黄秧“之民谣。
民国七年(1918年),为免省县同名,将“云南县”改名“祥云县”,结束了“云南”作为现今祥云地域名称2027年的历史。
云南属于什么气候带
云南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故云南省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一雨成秋,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