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1、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 2、...,以下是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1、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重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心理健康标准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
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如下:
1、正常智力水平
智力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对外界刺激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思维出现妄想、幻觉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指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其身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健全的人格指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健全的发展。
3、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主要表现在:较强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较强自然环境适应能力、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
4、稳定适中的情绪
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虽然也会有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
5、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意志与行为是一体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通过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实质。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可通过四种品质来衡量:果断、自觉、自控、坚韧。
6、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7、心理特征符合心理年龄
人一生可分为八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
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保持乐观和开放的心态、学会淡泊名利和财富、学会释放负面情绪、学会宽容和原谅别人。
第一、保持乐观和开放的心态。
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上乐观,是可以延缓心理衰老、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秘诀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保持冷静、放松的心情,以及乐观的心态,并保持积极的性格和心情。
保持开放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可以激发人们的活力和潜力,善于解决生活中的挫折和矛盾,从而超越困难。另外,可以令头脑的思路清晰,情绪乐观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是心理健康的支柱和灵魂。
第二、学会淡泊名利和财富。
名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看不看,摸不着。淡漠名利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健康境界,它使人们在世俗世界中不追求名利。下班后可以令自己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而且或许还能远离很多的疾病。如果一个人知足常乐、保持愉悦的心态、保持一颗平淡的心,可以令心理更为健康。
第三、学会释放负面情绪。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你的事业是否成功,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你都应该学会释放情感,知道如何拒绝和选择。在做事情时,不要急躁和紧张,这可以降低患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的风险,同时也表现出一个人的冷静风度。
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我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释放消极情绪,抛开生活中不快乐的事情,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第四、学会宽容和原谅别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人生中无数的小挫折,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原谅别人,宽容并不是胆怯,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宽容他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