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是哪个朝代(大雁塔是哪个朝代的)

7404 繁锐达

大雁塔是唐朝的。大雁塔是唐永徽三年建造的,是玄奘为保存由天丛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才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以下是对"大雁塔是哪个朝代"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大雁塔是哪个朝代的(大雁塔是哪个朝代的塔)

大雁塔是唐朝的。大雁塔是唐永徽三年建造的,是玄奘为保存由天丛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才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建筑结构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_门。价值意义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于今的标志之一。大雁塔最初仿西域_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_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古印度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的中国化的过程。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大雁塔内收藏的贝叶经也是弥足珍贵的佛教文物。雁塔诗会“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员的参与和推动。

大雁塔是哪个朝代

大雁塔是唐朝的。

大雁塔(又名西安大慈恩寺佛塔),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陕西省),最初是在唐长安城晋昌坊唐永徽三年(652年)时期建成的。

它最初是作为保存玄奘法师从天竺所求取回来的经卷和佛像而建造的。刚建造时只有五层,高约60米,后来加盖了四层,再之后在层数和高度方面都又有了新的一些变化。唐大历时期改为十层,明代也进行了修缮、加固。现在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西域窣堵坡形是大雁塔最初要仿照来制造的,砖面土心,只能在底层,其他地方不可达,每一层都存舍利。塔的底层四面都有石门。唐末以后,寺庙遭多次战乱,唯大雁塔一直屹立于此。

大雁塔的建筑风格

大雁塔是现存规模最大且最早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但气势雄伟,是古印度佛教经由佛式建筑这种形式传入中原地区并与中华文化相融的典型证明,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是哪个朝代的

大雁塔是唐代的。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

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的价值意义: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于今的标志之一。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

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古印度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的中国化的过程。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

大雁塔修建于哪个朝代(小雁塔建于哪个朝代)

大雁塔修建于唐朝。大雁塔,又称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即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有五层,后加盖至九层,最后固定为如今看到的七层。大雁塔修建于哪个朝代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雁塔区大慈恩寺内,通高约64.517米,底层边长约25.5米,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大雁塔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季皆适宜游玩,不同的季节可以观赏到的景色不同,景区内还有大雁塔遗址公园、玄奘三藏院等景点。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