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主城区人口有多少(徐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根据徐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2]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9083790人。 二、人口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我市第六...,以下是对"徐州主城区人口有多少"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徐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根据徐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2]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9083790人。
二、人口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57722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06565人,增长5.91 %,年平均增长率为0.58%。
三、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3097995户,集体户93845户,家庭户人口为8637378人,集体户人口为4464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9人,比2010年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6人减少0.37人。
徐州市人口总数2022
2022徐州市人口总数:是908.38万人。
徐州下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1258平方千米,人口908.38万人。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地形地貌: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徐州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徐州市有多少人口
根据(江苏省)徐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公报显示:常住人口为1462563人。
男性人口740611人,女性人口721952人,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5.13%,15-59岁占比54.36%,60岁以上占比20.51%,65岁以上占比15.49%。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4.8万,现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徐州先后跻身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成功摘得联合国人居奖殊荣,三次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人口总数2023
2023年徐州人口总数为人口为908.4万。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底徐州市下辖5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1765平方千米。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未来在人口、交通、行政级别、消费力等方面的优势成就其商业辉煌。徐州市常住人口影响辐射多达5000万人,每当周末节假日徐州中心商圈大量苏、鲁、豫、皖的小车聚集消费。
徐州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地区的地质构造:
徐州市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市地壳厚度变化较小。莫氏面平均深36千米左右,康氏面平均深20千米,一般是西部较深。
徐州市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