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纲举目张的意思)
1、纲举目张 【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自】: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以下是对"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
1、纲举目张
【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自】: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译文】:如果罗网有法度而网眼张开了。
【近义词】:提纲挈领、以一持万、提要钩玄
2、执本末从
【解释】常与纲举目张连用,意思是: 抓住根本,末节就自然会顺从。
【近义词】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反义词】本末颠倒、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扩展解释】“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出自杨泉《物理论》,全句为:“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善赏者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善罚者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除矣。”意思是,抓住总纲,渔网的网眼自然会张开,抓住根本,末节就自然会顺从,擅长赏赐的人只要赏赐一个好人就能鼓励天下所有好人行善,擅长惩罚的人只要惩罚一个恶人就能制止天下所有坏人作恶。
杨泉字德渊,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人,魏晋时期的哲学家。
纲举目张的意思
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释义]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处]
汉·郑玄《诗谱序》:“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例 句
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能抓住关键,就能~,带动起方方面面。
纲举目张是什意思
纲举目张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释义: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纲举目张造句:
1、常人急功好利,多求功法而不研求功埋,东究西参而自耗光阴,不识纲举目张之道理。究小法而失大法,如黑夜登程,车奔西撞,何日才能觅着正途。
2、但所谓纲举目张,整体思路上是有了,但涉及到具体操作细节,就需要一份纲领性计划,或者说叫项目实施总案。
3、纲举目张治矿有方,疏而不漏有章可鉴,纪律严明要求高标,紧抓安全刷新产量,年终红包人人有奖。祝福矿长身体健康,春节愉快事业飙前。
4、头为全身之纲领,纲举目张,身法的稳定。脊椎的中正,腰胯的转换,眼法的平准,呼吸的顺畅,步法的灵动。
举纲目张的意思
“举纲目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抓住纲领,纲举目张”,强调抓住关键,提纲挈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举纲目张”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应用。比如,《易经》中说:“举纲张目,无为而治。”这里的“纲”指的是渔网的总绳,“目”指的是渔网的每个结点。意思是说,捕鱼的时候,要抓住总绳,纲举目张,才能有效地捕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纲目张”也被广泛应用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比如,在政治领域,古人说:“治国犹如治水,宜疏不宜堵。”这就是说,治理国家要提纲挈领,抓住关键,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文化领域,古人说:“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意思是说,文化要以传递道德和志向为主要目的,这样才能使文化真正起到培根固本、传承文明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古人说:“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说,教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
“举纲目张”这个成语在现代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工作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抓住工作重点,提纲挈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学术研究中,要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就要抓住学术研究的纲领,突出重点,避免琐碎而无意义的研究。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抓住人际交往的纲领,尊重他人,注重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举纲目张”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学术研究中、人际交往中,都要抓住关键,提纲挈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