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拼音是feng还是fong(风的发音)
风的读音是 fēng,释义如下: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以下是对"风的拼音是feng还是fong"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风是读feng 还是fong
风的读音是 fēng,释义如下: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
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中医学指某些***:~瘫。~湿。
8.、姓。
相关组词:风力 风车 风沙 风习 风云 风水 风声 大风 风干 吹风 暖风 风雨 东风 凉风
凤的拼音是什么写的,风的拼音是feng还是fong
1.凤的拼音是fèng。
2.其本义为远古祭师用来祭祀通神的***神鸟,传说中的百鸟***,头顶华冠,羽披百眼,形似今日孔雀;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后引申为有圣德的人、乐器、音律等。
3. 凤,初为象形字。
4.商代甲骨文像高冠、丰羽之孔雀类鸟形。
5.由于它经常借用以表风,故其身旁每加若干小点表风尘,或头上加雨成为会意字,表示雨常和风相伴。
6.到商代晚期,始加声旁“凡”(盘的象形字)而为形声字,凤和凡声韵并同。
7.或加“兄”为声旁,然声韵和凤相去较远。
8.西周时也使用凡声。
9.《说文》所载两个古文凤,并象形字。
10.《说文》采纳了战国以来从鸟、凡声的结构,隶变后楷书作“凤”,简化作凤。
11.凤字始见于清代刊行的《目连记弹词》,现为正字。
12.本义是孔雀类所谓凤鸟。
13.《小屯·殷虚文字甲编》3112:“甲寅卜,乎鸣,只凤,丙辰只五?”中鼎:“中乎归生凤于王。
14.”引申指鸟中***凤凰。
15.《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16.”假借作“风”。
风的正确读音是:feng还是fong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我觉得是整理普通话的人出错了,需要更正!而且错误还不止这一处!
1、普通话 红 字读音是hong2,那 风、蜂、疯 的读音不应该是feng1,而应该标为fong1,音韵系统是不是乱了?
2、普通话:晚的读音是wan3(wæn3),碗读音应该标写为wen3(wεn3),而不是wan3。山的读音shan1(shæn6),所以陕应该标识成shen3(shεn3)而不是shan3
3、穿(chuan1)中的a的读音既不像æ,也不是ε,ɔ,而是一种混合的归并读音。普通话的读音是不是很混乱!而赣方言里面则区分的很清楚:uan(wæn惯挽) uon(wɔn剶川穿) uen(wen欢官wεn碗灌)
4、炆的拼音应该为wun2,而不是wen2
5、堎 发音为lεng(前舌音),成 发音为chəng(后舌音),而韵母统一标识为eng,ε-ə不分,其实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风的发音
风的发音如下:
风拼音是feng,但是读音是fong是因为受到方言的影响。
读fong的人是受方言影响,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如果读成fong的话会被认为语音偏误。风字的读音已经跟古音不一样了,普通话里,风应读feng,而不是fong。而现在的普通话是基於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而制定的。
风,汉语常用字,读作fēng,最早见于甲骨文。风,本义是一种因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说文》:“风,八风也。”《国风·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引申为像风那样快,如风行。
风有流行的特点,有如社会习惯,故又引申为风俗、风气,如蔚然成风、移风易俗。又引申为风景、风光。又指民歌,如采风。又引申为外在的姿态,如作风、文风,再引申为风声、消息等。作动词,指借风力吹干吹净,虚化引申为教育、感化。
词语解释:
1、风铃
读音:[ fēng líng ]
释义: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2、风物
读音:[ fēng wù ]
释义: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3、暖风
读音:[ nuǎn fēng ]
释义:新几内亚北部海岸舒霍顿群岛东季风期间持续8天的一种干热焚风。
4、锦筝
读音:[ jǐn zhēng ]
释义:筝。筝上的绘文似锦,故称。
5、瑶筝
读音:[ yáo zhēng ]
释义:玉饰的筝。亦用为筝的美称;风筝的美称。
6、秦筝[qínzhēng]
释义: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