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应届生如何定义(公务员如何界定应届生)
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这一类应届毕业生是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具体是2020年毕业的考生参加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2021年公务员省考的,2021年毕业的考生就是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职位表...,以下是对"公务员应届生如何定义"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公务员如何界定应届生
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这一类应届毕业生是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具体是2020年毕业的考生参加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2021年公务员省考的,2021年毕业的考生就是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职位表中,有不少职位是仅限当年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比如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不少职位在报考要求中明确说明仅限2020年应届毕业生报考”。
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是毕业两年内一直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如果参加2020年国考,一直未就业的2018届毕业生和2019届毕业生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名参加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考各省对应届生的要求不同,具体请查看招考公告)
公务员考试注意事项
提前熟悉考场。一定要提前找到考场,了解行车路线,估算行车时间,尤其要把当天的可能堵车考虑在内,除非对考点极为熟悉,否则每年都有会有考生因交通问题被迫放弃考试。如考点较远,可考虑提前一天住进考点附近的宾馆休息。
打印准考证。检查准考证是否打印(多打印几张,可以当草稿纸)、身份证件,放在一个文件袋内回书包内,书包可以带入考场,但考试工具拿出来后,包须放在指定地点。将考试所需物品准备到最方便自己的程度铅笔应削成扁状(笔头类似刷子形状),以确保提高涂卡速度。同时,须购买质量好的橡皮一块,行测考试和申论考试均需要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每位学员至少准备2支。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应届生身份界定分析
国家公务员说的应届毕业生是指什么
国家公务员说的应届毕业生是指:
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简单地说,学生在国家承认的高校就读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
资料拓展:
不能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有: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资料参考: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指南_国家公务局
国家公务员考试应届生身份界定问题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都可界定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应届生身份。
按照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指南,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都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这次的考试叫2021国考,严格意义上讲,2021年毕业的才叫应届生。但是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叫做就业择业保护期。
因此对于应届生有两年的保护期,叫做‘身份保护期’,所以2019年2020年毕业的应届生,他们如果没有落实就业单位,也被认定为是应届毕业生。一般以是否缴纳社保、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作为一个基本的身份评判标准。
省考应届生怎么界定
在公务员考试中,应届毕业生包括两种,一种是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一种是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具体指的是,2022年毕业的考生参加2022年公务员省考的,就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
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指的是毕业两年内一直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如果参加2022年省考,一直未就业的2020届毕业生和2021届毕业生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名参加2022年公务员考试。
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即使参加了工作,签署了劳动合同、缴纳了保险,仍旧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如果在毕业时签署了三方协议,但是并未落实工作,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拥有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如果签署了劳动合同或者缴纳了保险,那么就说明考生已经参加过工作了,就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在参加公务考试的话,只能以社会人员的身份报考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