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什么是阳极氧化处理)
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或制品经过表面阳极化处理后,其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绝缘性、耐热性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实施阳极化处理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铝。 铝的阳极氧化一般在酸性电解液中进行,以铝为阳极。...,以下是对"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或制品经过表面阳极化处理后,其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绝缘性、耐热性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实施阳极化处理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铝。
铝的阳极氧化一般在酸性电解液中进行,以铝为阳极。在电解过程中,氧的阴离子与铝作用产生氧化膜。这种膜初形成时不够细密,虽有一定电阻,但电解液中的负氧离子仍能到达铝表面继续形成氧化膜。随着膜厚度增大,电阻也变大,从而电解电流变小。
这时,与电解液接触的外层氧化膜发生化学溶解。当铝表面形成氧化物的速度逐渐与化学溶解的速度平衡时,这一氧化膜便可达到这一电解参数下的最大厚度。
铝的阳极氧化膜外层多孔,容易吸附染料和有色物质,因而可进行染色,提高其装饰性。氧化膜再经热水、高温水蒸气或镍盐封闭处理后,还能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
什么是阳极氧化处理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工的铝材及制品,表面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污垢和缺陷,如灰尘、金属氧化物(***的或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铝薄膜)、残留油污、沥青标志、人工搬运手印(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含氮的化合物)、焊接熔剂以及腐蚀盐类、金属毛刺、轻微的划擦伤等。因此在氧化处理之前,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制品表面进行必要的清洗,使其***纯净的金属基体,以利氧化着色顺利进行,从而获得与基体结合牢固、色泽和厚度都满足要求且具有***耐蚀、耐磨、耐侯等良好性能的人工膜。
金属表面氧化处理的几种方法
金属的氧化处理是金属表面与氧或氧化剂作用而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防止金属腐蚀。
氧化方法有热氧化法、碱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黑色金属)以及化学氧化法、阳极氧化法(有色金属)等。
现分述如下:
1、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方法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如铝、铜、镁以及它们的合金)的氧化处理。处理方法是将零件放于配制好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的氧化反应后,则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再经清洗及烘干等操作即可。
2、碱性氧化法处理时把零件浸渍在调配好的溶液中加热到135℃~155℃,处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零件中的碳含量的高低。金属零件经氧化处理后,再用60℃~80℃的含量为15g/L~20g/L肥皂水漂洗一下,时间为2min~5min,然后分别用冷水和热水冲洗干净并吹干或烘干5min~10min(温度为80℃~90℃)。
3、酸性氧化法即将零件置于酸性溶液中进行处理。与碱性氧化法比较,酸性氧化法较为经济,处理后金属表面所生成的保护膜,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氧化处理后所生成薄膜的性能,故应用广泛。
4、热氧化法将金属制品加热到600℃~650℃,然后用热蒸汽和还原剂处理。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金属制品浸渍在约300℃的熔融的碱金属盐中进行处理
5、阳极氧化法阳极氧化法是有色金属氧化的另一种方法。它是将金属零件作阳极,利用电解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这种氧化膜既可起金属与涂膜之间的钝化膜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涂层与金属间的结合力,减少水分的渗透,从而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漆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