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及意义(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及意义是什么)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和意义:青蒿素又名黄蒿素,是我国学者从黄花蒿及其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新型抗疟药,由于对耐药疟原虫有效,青蒿素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青蒿素的多种衍生物均是***疟...,以下是对"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及意义是什么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和意义:青蒿素又名黄蒿素,是我国学者从黄花蒿及其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新型抗疟药,由于对耐药疟原虫有效,青蒿素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青蒿素的多种衍生物均是***疟疾的有效单体,是国内外公认的首创新药。
屠呦呦在翻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的几句话给了她启发,想到很有可能是高温条件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于是研究小组改进提取方法,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
终于,1971年10月4日,在第191次实验中,研究人员用低温萃取的方法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于是,分离提纯青蒿素的方法终于被发现。1986年,中医研究院研制的青蒿素抗疟药获得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但是没有申请发明专利。
青蒿素的作用
1967年,北京成立了全国疟疾***领导小组,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在统一部署下,来自数十个研究单位和机构的500多名科研人员从生药、中药提取物、方剂、奎宁类衍生物、新合成药、针灸等六个大方向寻求突破口。
工作组在1967年~1969年间共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都没有取得进展。青蒿素是一种***、***、低毒的新型抗虐药。
其在体内代谢快,排泄也快,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杀灭疟原虫不彻底,单用时复燃率高达30%。为了控制疟疾对青蒿素的耐药性,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中必须将青蒿素与别的抗疟药联用。
200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声明,单方青蒿素会引发耐药性,建议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类抗疟药。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是什么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辛历程是怎么样的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辛历程:研究了超过2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想要有重大发现谈何容易。
终于在1971年10月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份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的***。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
1972年得到了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分子量为282道尔顿的无色晶体,分子式是C15H22O5,熔点在56–157°C。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科研征程的第一步——揭示。我们接下来要进入下一步——创造,把自然界的分子转变为***。
人物评价: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屠呦呦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作为获奖人,她的经历是***的。
屠呦呦回忆如何发现青蒿素,这个经历有多曲折
疟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威胁着百姓的健康,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一直都在绞尽脑汁的研究如何从中药中提取出抗疟疾的成分。可是想要攻克一种***,发现一种新的***哪有那么容易。屠呦呦的团队在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后获得了灵感,在初步制成***后还亲自试药,发现当地的青蒿含量不够就在全国范围寻找高含量的蒿属植物。这样曲折的经历下,才研制出能够有效对抗疟疾的青蒿素。
一、翻阅大量文献获得灵感
在研究了上千种的中药后,屠呦呦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的提取物对于抗疟有效。为了找到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屠呦呦翻阅了从古至今能够找到的资料,就为了能够从中获得灵感。终于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古人一直都清楚青蒿的作用。从古人的文献中获得灵感之后,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们利用低温萃取的技术从青蒿中提取出浓度更高的抗疟剂。
二、和同事们一起亲身试药
在第一批的研究有了进展之后,当时的额环境并不允许从全国内征集志愿者试药。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们就决定自己亲自试药,在体验过这种青蒿提取物对人体是无害的之后,就尝试在一些患有疟原虫***的患者中使用。***使用的结果当然是很好的,在很短的时间内患者的疟疾就好转了,***也消失了。
三、在全国范围寻找蒿属植物
屠呦呦在把这种青蒿制成***时发现,北京本地的蒿属提取物青蒿素的含量太低,就决定在全国的范围内寻找能够制成***的蒿属植物。这个过程漫长有曲折,终于在四川发现一种黄花蒿符合要求。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制药,这种抗疟***青蒿素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