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地貌特征(云贵高原地貌特征是什么)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是: 云南高原总的地势趋势为北高、南低、西北最高、东南***,由北向南呈阶梯式下降。其西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最高带,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 有许多终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以下是对"云贵高原地貌特征"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是什么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是:
云南高原总的地势趋势为北高、南低、西北最高、东南***,由北向南呈阶梯式下降。其西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最高带,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
有许多终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的最高点就位于云南和西藏自治区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而***点则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仅为76米。
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运动:
在整个元古宙,云贵高原主要以伸展作用为主。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伸展作用的类型不同。在古元古代,由于川东运动的影响,主要发生韧性剪切变形,形成云贵高原的基底构造层。
在中元古代时,地幔岩浆上侵形成裂谷盆地,在晚元古代,构造运动的极性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在扬子板块内部和陆缘形成一些造山带。
从震旦纪之古生代,构造运动极性发生变化,由伸展构造运动逐渐变成挤压构造运动。其中,在震旦纪——志留纪期间,扬子板块在伸展作用下形成了陆缘裂谷——裂陷盆地,在随后的加里东构造运动中由挤压构造运动形成雪峰山造山带。
从泥盆纪开始,在乌蒙山造山带东侧,发育了具有走滑性质的拉分盆地,盆地中充填了泥盆系、石炭系、下二叠统等地层。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贵州省就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云南省北起普渡河谷地,经昆明、玉溪、峨山、石屏到红河谷地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二区,东部的岩溶地貌发育十分典型,西部岩溶区以滇西北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滇西南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和滇南思茅地区较为集中。
这些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广,但不成片,没有东部岩溶区典型,其石灰岩总分布面积约占云南省面积的50%以上,同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西北部,湖南省西部,四川省的南部山区,以及重庆市的东南部山区,湖北省西部也有不成片的喀斯特山区分布。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价值意义
中国的云贵地区在第四纪冰期时没有大面积冰川覆盖,成为众多古老动植物的避难所。又喀斯特地貌区地貌复杂,生境多样,因此长期以来地区人类对环境的干扰较小,云贵地区得以物种遗存完好。
区域内的梵净山也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尚完整地保存着同纬度地区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那么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溶湿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盆地等稀奇古怪的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面上有一层固结的红色土层(地面岩石的风化壳),表示高原面已是个久经风化的地面。当它被剥蚀去后,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发育得最好的一片。这里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笋如菌,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人们在望峰亭或狮子亭眺望,就可欣赏到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云贵高原气候特征 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在地形上虽为高原,由于海拔高度、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著。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年总量经向分布差异大,西部大于东部,由于海拔高,热量差异大,紫外线强烈。
云贵高原年平均气温为5-24°C之间。作为高原型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出南高北低,西南最高,西北***的分布。高原东部的贵州海拔较低,坡面向北、向东和向南倾斜,冬季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东南气流影响较弱,加上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温度比西部云南的低,且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云贵高原温度分布主要受高度的影响,立体气候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