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征用耕地每亩补偿多少钱(征用土地多少钱一亩)
农民耕地被征用补偿标准如下:1、征收旱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1.3万元;2、征收水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2万元;3、征收菜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3万元。办理农民耕地土地证规定是什么乡镇所属县区国土资源局办就...,以下是对"农村征用耕地每亩补偿多少钱"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农民耕地被征用补偿标准是多少
农民耕地被征用补偿标准如下:1、征收旱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1.3万元;2、征收水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2万元;3、征收菜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3万元。办理农民耕地土地证规定是什么乡镇所属县区国土资源局办就可以了,具体情况可以咨询该乡镇土管所,可由工作人员协助组件报批。一般需要承包合同(协议)、身份证明、土地勘测定界材料等。资料齐全后并审批通过后,县区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发给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一般有以下三种: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县级人民**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县级以上人民**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第四十九条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征用土地多少钱一亩
法律主观: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有关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的规定,农民的耕地被征收的,补偿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项。第一项,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是被征收的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在农村每亩地年产值大概在2021元左右,拿最高的10倍算下来,土地补偿可以得到2万元。第二项,安置补助费,计算方法是需要安置的人口数乘以土地年产值乘以征收倍数,征收倍数是4-6倍。例如,一个农民家庭被征收的地是1亩,需要安置的是四个人,土地年产值平均每亩2021元。那么安置补助费就是4乘以2021元乘以最高的6倍,算下来一共是48000元。第三项,青苗补助费,这个各省规定都不一样,大概也都是每亩1000元左右。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多少一亩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
(一)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二)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三)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是多少钱一亩
1.菜地平均每亩补偿3万元;水田每亩平均补偿2万元;旱田平均每亩补偿费用为13000元。林地或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6400元;村民的住宅,工矿建设用地,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7200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