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文里焉的意思是什么)
1. 古文中,焉是什么意思 “焉”字常见于文言文。 基本解释: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例如: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例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文言疑问...,以下是对"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文言文里焉的意思是什么
1. 古文中,焉是什么意思 “焉”字常见于文言文。
基本解释: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例如: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例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例如:且焉置土石? 4、文言文实义词,在那里,在其中。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文言助词。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如下:
1、<用作代词>焉: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例句——《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2、<用作代词>焉: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例句——《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例句——《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用作副词>焉: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例句——《<论语>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用作助词>焉: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例句——《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6、<用作助词>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例句——《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7、<用作助词>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例句——《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8、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例句——《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焉文言文意思
1. “焉”在文言文中所有意思 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2. 哪里或那里
3.什么
4.怎么
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6.如何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7.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8.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9.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10.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1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12.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13.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14.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基本字义
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4.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2. 古文中,焉是什么意思 “焉”字常见于文言文。基本解释: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例如: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例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例如:且焉置土石?
4、文言文实义词,在那里,在其中。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文言助词。例如:又何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