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是去什么地方(下江南是指哪里)
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以下是对"下江南是去什么地方"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下江南是指哪里
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山、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铜陵,江西东北部上饶、婺源、景德镇等。
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但其划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而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的江南路、唐代的江南道,清代的苏州则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区域。
请问皇帝下江南是指哪个省份
中国历史上有过数次皇帝巡视江南的举动。1、隋朝隋炀帝下江都,江都为今天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所以江南指的是江苏省。2、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到应天和江西,应天即为今天江苏省南京市,所以江南指的是江苏和江西省。3、满清康熙皇帝下江南,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因为淮河在江苏省境内,游览的钱塘江在浙江省境内,所以江南指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
满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主要地点: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所以江南是指是江苏省和浙江省。
江南是中国地理区域,在文化、地理、气候等领域的不同情况下,江南的范围、概念和定义各不相同。广义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之南,一般多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
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
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山、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铜陵,江西东北部上饶、婺源、景德镇等。
“乾隆下江南”,江南究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古代,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楚。后来随着中原汉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太湖,钱塘江流域地区。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和人文区域。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
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长江以南部分。宋改道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与皖南部分地区,分江南东路与西路,其中江南东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部分、饶州(鄱阳)、信州(上饶)、抚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筠州(赣州)。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清代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和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