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书籍(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书籍"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本书自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 闳放昂扬之盛世,如何被历史 大势扒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天朝的崩溃》茅海建,本书是围绕鸦片战争展开的系统的研究与讨论。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中国近代史书籍推荐经典
1《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这应该是快速了解近代史的最好书籍。书写得很薄,从语言到线索都无比清晰简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不少方法、结论虽然家喻户晓但其实有些过时了,历史常青,而历史学是会进步的。不过,考虑到它***的可读性,我还是把它放在第一位了。
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很适合近代史小白入门的书,我甚至觉得,它是当下最理想的高中、大学近代史读本。阶级史观的根本立场虽然没有改变,但陈旭麓在很多方面大大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固定的写史方式,这个从书名就看得出来。它聚焦的是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因外部入侵,内部改革所引起方方面面的变化。整个叙述克制、平和,没有官定近代史中各种莫名其妙的义愤填膺或者肉麻兮兮的颂扬,但在各大事件的判断上却极其正统。对于抗拒说教但又对红色中国抱有强烈认同感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比它更好的近代通史了。
推荐几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
[美]费维恺(Feuerwerker Albert)《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195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196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196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K. E. 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19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孔飞力(Philip A. kuhn)《 *** 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197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197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R.J.史密斯《十九世纪中国的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杨国伦《英国对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想了解中国近代史,应该看什么书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反侵略、反帝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反侵略发展成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通过斗争,将民族矛盾化为民族独立,将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当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