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号泄露有危险吗(银行卡号和名字泄露了会有危险吗)
各位伙伴们好,要是你对银行卡号泄露有危险吗,和银行卡号和名字泄露了会有危险吗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银行卡号泄露有危险吗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银行卡号和名字泄露了会有危险吗
银行卡号和姓名泄露并没有多大危险。一般情况下持卡人在商户进行刷卡消费时,都会将银行卡拿出来,并在刷卡后签上持卡人名,。这是正常的刷卡交易流程。如果银行卡号和姓名泄露有危险的话,岂不是每个正常刷卡操作的信用卡都有危险了。所以,银行卡号和姓名泄露并没有什么危险,只要信用卡相关密码没有泄露,那账户就是安全的。如何防止银行卡被盗刷?:1.使用芯片卡。芯片卡安全系数比较高,能够存储加密数据,这种信用卡就不容易被复制,被盗刷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相对而言,磁条卡密保技术比较简单,不法分子会在ATM机或POS机上,安装磁条读卡器复制持卡人信息,将持卡人信用卡进行盗刷。2.少使用“小额免密免签”功能。不少信用卡都具有“闪付”标识,可以开通“小额免密免签”功能。也就是说,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及以下消费,可以不用输入密码、不用签名,这种方式虽然比较便捷,但是安全系数就不高,一旦信用卡丢失,分分钟即可刷卡消费。3.支付提醒功能很重要。支付提醒功能可以在消费后立马通知到持卡人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上,一旦发现异常消费,持卡人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冻结、挂失卡片,以减少损失。4.个人账户信息严加保密。账户密码很重要,谁也不能给,这是基本常识,一旦账户密码被泄露,被盗刷也是分分钟的事。建议持卡人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以防出现被盗刷风险。
银行卡号泄露会不会有危险
法律分析:把银行卡号码告诉了陌生人一般不会有危险。 1、直接取现:我国通过银行卡取钱,需要获得银行卡、银行卡密码才行。 2、网上转账:需要获得银行卡账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银行卡号后四位泄露了会有危险吗
不会有危险,无论是储蓄卡还是信用卡,仅泄露了卡号后四位一般不会有影响 ,即使全部账号被他人知道,正常情况下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必须有银行卡和密码才能取款(除非他人同时非法窃取了你的银行卡磁条信息用来复制卡片)。不管是储蓄卡还是信用卡,只透露卡号的后四位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1.但是卡的密码和身份证号一定要保管好,尤其是信用卡的有效期和三位或四位的安全码不能泄露。当上述信息不被他人知晓时,只有卡号的后四位数字被他人知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2.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办理的银行卡往往与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挂钩,甚至直接绑定到手机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银行卡最后一个号码泄露,身份证号和手机号也泄露,或者手机同时丢失。此时出现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及时挂失,必要时及时向公安***报案。银行卡是指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认可的,具有消费信贷、转账结算、现金存取款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使得银行业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卡自动结算系统的应用,让这个“无支票、无现金社会”的梦想成为现实。法律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十条 储值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第十一条 联名/认同卡是商业银行与盈利性机构/非盈利性机构合作发行的银行卡附属产品,其所依附的银行卡品种必须是已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品种,并应当遵守相应品种的业务章程或管理办法。发卡银行和联名单位应当为联名卡持卡人在联名单位用卡提供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或特殊服务;持卡人领用认同卡表示对认同单位事业的支持。
银行卡号,姓名泄露了会有危险吗
被别人知道了银行卡账号和主人姓名会有危险。
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银行客户资料,使用手机拨打短信银行客服电话,将银行卡绑定、开通短信银行,进入手机银行客户端软件内秘密篡改被害人账户预留手机号码,变更账户余额变动提醒的手机号。
实施篡改后,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中移电子商务”“百付宝”“沃支付”等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上注册多个账户绑定被害人身份及银行信息,利用支付平台的便捷性,以手机短信验证方式将被害人账户资金转移到第三方支付平台预开的账户内。
犯罪团伙有明确分工,有专人搜集储户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开户信息等;有专人通过木马程序、钓鱼网站等窃取储户账号、密码及网银动态验证码等信息。有专人复制银行卡取款或通过网银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提现、购买物品等方式窃取账户资金。
除了上述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软件篡改储户信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资金等方式外,还出现犯罪团伙通过伪基站模拟“10086”“95588”等客服号码发送短信,诱骗客户登录钓鱼网站,窃取储户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