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的内容指的就是以下这些内容。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惠 5、和平共处。 这样子的一个五项原则的话如果都能够去严格实施的话,各国的...,以下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的内容指的就是以下这些内容。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惠
5、和平共处。
这样子的一个五项原则的话如果都能够去严格实施的话,各国的发展以及各国的和平都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
然后这样子的一个原则已经成为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的,然后像这样子的一个原则的话是需要各个国家去严格进行遵守的。
所以最后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结论,并且这样子的一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多数就会出现在初中的历史书里面,并且是要求学生去掌握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代表团和印度**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发表了***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包括了这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的14个国家,提出了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特别联大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如下:
1、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士完整原则:指各国应相互尊重国家固有的对内最高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互相尊重国家的领土主权,不损害它国领土的完整性。
2、互不侵犯原则:各国在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形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他国的主权与领士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国家间在相互关系中不应为实现该国利益而通过**、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干预他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
4、平等互利原则:是指各国应当彼此尊重,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方法谋求任何特权和攫取该国的片面利益。
5、和平共处原则:是指各国应和平地同时存在,和平地交往合作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各种国际争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尤其是邻近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代表团和印度**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