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是指哪三个人(清朝的三番是那三番)
清朝的三藩分别是镇守云南,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 自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一路充当镇压农民起义的急先锋,最后兵占云南,擒杀桂王,因功劳受封为平西王...,以下是对"三番是指哪三个人"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清朝的三番是那三番
清朝的三藩分别是镇守云南,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
自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一路充当镇压农民起义的急先锋,最后兵占云南,擒杀桂王,因功劳受封为平西王,镇守云贵两省。
明朝降将耿仲明,尚可喜,也为清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受封为王,他们佣兵自重,各霸一方,不受清朝政府控制,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
三藩的存在使清朝财政陷入的危机,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的威胁清朝的统治。
"三藩"分别是指谁
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父仲明、子精忠),镇福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从顺治朝开始,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以顺治十七年(1660年)为例,国家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就要支出银900多万两。竭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到了康熙初年,财政困难局面仍旧未见好转。国家钱粮,大半耗于三藩。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平西王吴三桂还自行选派官员,称为“西选”。
清朝三番是什么意思
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父仲明、子精忠),镇福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从顺治朝开始,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以顺治十七年(1660年)为例,国家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就要支出银900多万两。竭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到了康熙初年,财政困难局面仍旧未见好转。国家钱粮,大半耗于三藩。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平西王吴三桂还自行选派官员,称为“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