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建造材料(长城用什么建筑材料)
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木料、瓦件等。需用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即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枝条层层铺...,以下是对"长城的建造材料"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长城用什么建筑材料
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木料、瓦件等。需用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即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枝条层层铺砂的办法来修筑。在东北的辽东长城还有用编柞木为墙、木板为墙的。
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木料、瓦件等。需用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即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枝条层层铺砂的办法来修筑。如像今天还保存的新疆罗布泊与甘肃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就是这样修筑的。修筑的方法是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上面铺一层砂石,砂石之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这样层层铺筑,一直铺砌到五、六米的高度,芦苇或柳枝的厚度约五厘米左右,砂石的厚度约二十厘米左右。若修五米高的城墙就要铺到二十层左右的芦苇柳枝和砂石。在东北的辽东长城还有用编柞木为墙、木板为墙的。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
修建长城的材料是什么
早期修建长城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即夯砖垒墙。这与修建民居所用纳方法一样其具体方法是:将两排木板竖起成为墙的两边,接着分层将泥土倒入密封的木板之内,然后将其夯实。木板平均有4米长,可装80立方米泥土。这样可以生产出8~10厘米厚的砖层,不过后来也发现有3~20厘米厚的砖层。有时,也把薄薄纳芦苇层夹在泥土层中,以此加速砖的干燥过程。在戈壁沙漠及草原地区,城墙的建造取材于当地的植物。人们将15厘米厚的红棕叶或芦苇与不太厚的卵石和泥土层进行混压,这样就制成了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砖墙。在塔里木盆地,城墙则是用大捆的灌木从,白杨树干与夯实的土坯混合建成的。
所有城墙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每层都要用力夯实,然后再夯上另一层。这种建筑的耐久性,可从保存下来的几节城墙中得知。这几节城墙建于公元前656年。在中匡北方,公元前300年的秦城墙仍有3米高。城墙底部有4.2米宽,城墙上部有2.5米宽,是用黄泥与少量碎石夯实而成的。在甘肃,保存有4米高的汉城墙,其中包括位于王门关的一座最大的要塞。城墙的墙砖在拐角处犬牙交错,方形的城门上窄下宽,这样可以防止城墙坍塌。在这个地区,还保存有100多座烽火台。它们或用夯实的土坯建成,或用晒制的砖坯修建。在这几节城墙上,每隔1600~2500米,就有一座下宽上窄的烽火台,台的底部面积为17平方米,台高25米。烽火台的墙上。还有明显的脚手架的痕迹。长城大部分修建于明代,那时出现了一些新的修建方法。长城的西段,仍按传统方法修建。但为了保护首都北京不受蒙古人和满族人的侵犯,它的东段都用石头和砖头砌成,其地基是夯实的土或碎石。其他如山海关这样依山临海的要塞,修建得很像一座小小的城堡。这儿有备战用的掩体和隐蔽处,可开闭的吊桥,训练兵勇用的操练场,战备仓库。外面还有草料场。
长城是由什么材料建成的 长城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
1、长城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军事工程,它东起河北的山海关,横跨山西、内蒙、陕西、宁夏,西迄甘肃嘉峪关。
2、长城城墙的建筑材料,在没有砖以前,主要用土石、灰料,需要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就在山上开采石料,用石料硇成。
3、在平原黄土地区,就就地取土,用土垒筑;垒土时要尽力夯打结实。工程要求极其严格,监工者往往用锥锥土以检验是否合乎要求。到明长城时,在土、石的基础上,还大量使用砖砌筑,工程极为浩繁。所用的砖、瓦和石灰,大多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就近开设窑烧制。
4、但即使如此,要把大量的土方、大条石和砖运上山岭,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5、这些城墙大多依山就势,陡峭的地方建得就矮些,地势高就建得相对低些。万里长城的修筑,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说,长城的每一杯土、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