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
一、焦点解决危机干预的原则与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建立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当事人想要的方向与方式与之合作,尽可能了解他的思维历程、世界观及生命定位,在他的心灵架构中工作,尊重他的价值观与信仰,站在当事...,以下是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
一、焦点解决危机干预的原则与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建立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当事人想要的方向与方式与之合作,尽可能了解他的思维历程、世界观及生命定位,在他的心灵架构中工作,尊重他的价值观与信仰,站在当事人一边与他合作,协助当事人确认其想要的目标。
咨询师带着未知而不预设的放空姿态、好奇开放的态度与当事人合作,由问题式谈话导入解决式谈话,咨询师要相当谨慎与小心去回应,所说问句及用字要并入当事人的用语,理解当事人的困难与痛楚,不要有负向评价与标签,在当事人可接受的世界观及价值观中与之工作。
二、晤谈要顾及与提升危机当事人的安全咨询要关注当事人本身,若当事人相信改变的力量来自咨询师,咨询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与漫长。若当事人了解改变的力量来自其本身时,咨询工作将趋于简洁。咨询是帮助当事人改变的捷径,能尊重个人经验与想法,并能帮助个人想出有效行动。咨询师会扣着危机与现况这个主题来进行晤谈,顾及与提升当事人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优先方向,对当事人进行危机评估与存活评估,运用当事人同意且立即可用的资源与一小步协助当事人突破现况,寻求小小的改改变,尽快让当事人允许资源进入以及改变的可能性。三、诉说痛苦或拒绝改变的当事人的咨询
晤谈一开始,咨询师必须小心地注意当事人何以在此时进入晤谈室,是在什么样的环境脉络下进入咨询系统的,更多了解这些重要信息,能帮助咨询师如何与当事人合作,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预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导师们可以从学生的言语、情绪、行为三个维度来识别其心理危机信号。
1、学业生活交往方面。学业上存在问题(考试分数很低、作业拖欠、缺课缺勤、网络游戏沉溺);无故地对班级、学校等各项活动不感兴趣,总是逃避或缺席;与他人(老师、同学、家长等)关系出现严重困难或冲突;个人卫生状况非常糟糕,毫不在意自身形象 。
2、身体健康问题方面。学生有重大的身体健康问题或慢性***,经常去医院,总是紧张焦虑、睡眠不好、精力不济。
3、会有情绪异常的表现。学生常有情绪沮丧、自责等低落表现,经常流露出无助感、无力感,觉得周围谁都帮不到他,常常流露出许多关于社会、学校、学业或家庭的怨恨。常常流露出自己没有价值,认为自己是多余的。
有时又出现无理由地过高自我评价,精力极旺盛,主动大幅度减少睡眠 ,无端地极度恐慌害怕,甚至有昏厥或晕倒现象。
4、会有精神状态异常征兆。学生常觉得别人在对他说一些不好的话或在背后议论他,常无端猜疑别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要伤害或利用自己;最近把一些重大事项或财物委托身边同学,似要远行或离开;有自伤自残、轻生自杀和攻击伤人的言语或行为尝试;有行为举止怪异、言语思维离奇、逻辑混乱却不自知,精神状态异常。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大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是: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宣泄,鼓励当事人去体验丧失,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整合。
现在都蛮重视心理问题,有时会过分严重的危机会导致一个人一蹶不振,似乎经不起严重的心理打击,我们做专业工作的人员,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经历过创伤、丧失,不一定会走向不好的一面,人是有应对修复能力的。
心理危机是什么
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心理危机,几乎都是从危机当中成长起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面对不同的分离、失落和突变,比如小时候心爱的玩具的丢失、因搬迁与好友分离、失恋等。然而不要低估当事人的应对能力。
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宣泄,鼓励当事人去体验丧失,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整合。这和生活中我们一般的做法不太一样,常规做法是,如果当事人在哭,大家会去劝解,说不要哭。其实说到底,当我们想要去劝慰一个人不要哭,也许不是当事人受不了,而是我们作为旁观者受不了,是否是这样呢?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感受一下。
说说容易,在危机干预的实践工作中,只要是作为普通人,都会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必须要去一起承受的。当事人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痛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是否能够承受。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哪些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及早干预: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反应时,要及早干预,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2. 了解心理危机类型:心理危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如焦虑、抑郁、自杀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需要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
3. 明确干预目的:对于心理危机干预,要明确干预目的是减缓***、提供支持、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还是帮助学生恢复正常。
4. 尊重学生意愿:干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自主权,不要强制干预。
5. 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的隐私应该得到保护,不得揭露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除非是法律规定必须公开的情况。
6. 多学科合作: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多学科合作,如心理咨询师、医生、社工等,共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7. 定期跟进:对于已干预的学生,需要进行定期跟进,以确保他们的情况得到改善,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