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8097 陶安琪

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1”和“性质2”...,以下是对"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1”和“性质2”

1.等式两边加一个数或减一个数,等式两边相等。

2.等式两边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两边相等。

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意思

  一元一次方程的意思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到底是什么意思

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1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相关文章

    中国四大名医是哪四个(四大名医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名医是哪四个(四大名医是哪四个)

    普雅云 3470

    live现在分词(live英文)

    live现在分词(live英文)

    勇浦泽 3945

    算命的书籍有哪些(推荐一本比较好的算命书!!)

    算命的书籍有哪些(推荐一本比较好的算命书!!)

    阚翰学 5030

    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谁(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谁(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仵书白 9541

    满足用英语怎么说(满足的英语单词怎么写)

    满足用英语怎么说(满足的英语单词怎么写)

    源滨海 6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