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春节有哪些风俗(重庆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1、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提到春节,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年夜饭。中国北方小年夜那天晚上一般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而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并且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以下是对"重庆春节有哪些风俗"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重庆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1、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提到春节,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年夜饭。中国北方小年夜那天晚上一般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而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并且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2、秀山土家族过年
秀山的土家族过年,同湘鄂西的土家族一样,普遍比汉族过年提前一天,即月大过月二十九日,月小过腊月二十八日,叫做“赶年”。
土家族人民提前过年的由来,有一个故事据说: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间,年关将临,倭寇乘机大举侵,为了低搞侵略,朝廷决定增调土家兵助歼入侵之敌。
但是,要按期到达目的地,不等过年就得出发。整装待发的土家族将士们决定提前一天把年过了再上前线。土家士兵与敌军交战以后,英勇顽强,旗开得胜,立了大功。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个日子,就习惯地提前一天过年。
土家族人民过年这天,各家各户,无论人口多寡,都要蒸子饭和坨子肉吃,其原因,据说是大敌当前,时间紧迫,只有用子蒸饭才能充分保证官兵们开餐的争用,甚至杀了年猪也来不及细切细炒。
重庆春节习俗有哪些
1.重庆春节有哪些风俗。2.赏腊梅。3.扫阳尘。4.年夜饭、守岁。重庆人春节的仪式感永远离不开腊肉和腊肠,不用等春节,一入冬,大家就开始忙着做腊肉香肠,整个冬季,重庆人的阳台上都会长满香肠,也是我们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小时候炕腊肉,一堆人围着火坑,守着熏肉,很有感觉。一到春节前后,重庆的腊梅便会开放,重庆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祀灶前后至除夕,都要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在这一日都扫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擦一擦吧。在祀灶前后至除夕,都要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在这一日都扫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擦一擦吧。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会扫走家里的财气哦。大年初一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重庆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重庆过年的风俗有:
1、吃年夜饭
重庆过年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年夜饭,而且年夜饭中必须有汤圆,有着团圆的美好寓意,并且学生一般吃三个汤圆,表示三步登科,而上班人群会吃四个汤圆,寓意四季平安。
2、扫尘
重庆过年有扫尘的习俗,尘和陈同音,有着除尘布新的寓意。扫尘一般在春节前五天进行,将家中的床单被褥、地毯窗帘、餐具等用品全部清洗一遍,还要用抹布将窗户、扶手、桌子上的灰尘、蜘蛛网擦拭干净。
3、拜年
重庆过年有拜年的习俗。大年初一,就会走出家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万事如意,而且一般由晚辈向长辈拜年,祝愿长辈吉祥如意,然后由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保佑平安。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