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商业地产投资前景如何)
(记者金彧)3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其中,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要加快健全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以下是对"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记者金彧)3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其中,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要加快健全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控制信贷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业。
“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
何立峰称,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曾经一度带动了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
同时,他介绍了另外两个结构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十分强大,但是大多数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
商业地产投资前景如何
个人觉得,投资看预算。预算可以的话,选地段。
个人感觉,投资先瞄准大城市,毕竟升值快、升值空间也大一点。比如上海,深圳,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至于说能不能赚到钱,要你选择的地段,和地段整体的发展前景。
如果仅仅是因为商业地产或者房产别人赚到钱了,你就一头扎进来。那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还是要全面考虑。毕竟钱是自己的,投资当然是挣得越多越好了。
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以及前景
2017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1亿平米,同比增长25.1%,增速较2016年全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增速基本符合我们前期草根调研的感受,1-2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595万平米,同比增长16%,较2016年全年下降7个百分点。超预期的主要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2016年全年增速28%),西部地区同比增长36%(2016年全年增速16%),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幅超出去年全年的增速。
年初以来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较好,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第一是返乡置业,特别是今年春节返乡置业的时间点,恰好与热点城市限购限贷***的发酵落实前后衔接;第二是比价效应,中西部地区房价近年来涨幅较小、并且***值较低,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差,而且在东南沿海城市务工的人员收入增长较快,使他们具备在中西部家乡置业的能力。第三是***优惠,中西部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定位还是去库存,有较大力度的购房支持***,包括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同时在住房保障方面越来越多地货币化安置为主,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住房消费。第四是住房消费升级,特别是品牌开发商越来越多地拓展至中西部城市,给这些城市带来了优质的住房产品,推动了当地的住房消费升级,典型的如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中推广的“劳斯莱斯”项目。
商业地产市场分析,如何精准洞察
商业地产发展活力差距减小
根据德勤和睿意德中国披露的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排名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北京依旧领跑全国,较第二梯队城市形成***优势。表明上海和北京仍是我国商业地产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
具体看北京与上海之间的总体差距则并未延续2020年的拉大趋势,两者差距有所减小。
其中,北京与上海的零售指数差距缩小较为明显,由0.63点增大为0.32点,休闲指数差距则有所增加由0.80点增大到0.94点,购物中心指数差距变化不大。
北京市商业地产发展弹性更强
究其原因,首先2021年北京与上海的各商业地产活力指标均整体有所下降,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需求端居民消费需求有所减少所致。而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在供给端,2021年北京市商办用地成交土地建设用地面积较2020年有所增加,相较之下,虽然2021上海市商办用地成交土地建设用地面积虽然仍高于北京市,但较2020年有所减少。
除此以外,北京市商业资源聚集度相对于上海更高,2021年在上海商业资源聚集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北京市商业资源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其次,从需求段来看,北京市消费需求更偏向高价格的奢侈品牌消费,而上海则更偏向轻奢品牌和大众品牌。
因此2021年在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缓步回暖的情况下,商业资源更集中,奢侈品偏好度更高的北京其商业活力发展弹性更强,故而恢复会更快,因此两市的商业地产发展活力差距有所减小。这一点从北京市和上海市商办用地价格走势可见一斑,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上海和北京市的商办用地价格均有所下降,但相比之下,北京市的商办用地价格跌幅更小。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