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过春节的风俗(四川过年的习俗)
四川过年的习俗如下: 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他们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腊肉、香肠等种...,以下是对"四川人过春节的风俗"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四川过年的习俗
四川过年的习俗如下:
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他们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四川过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也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
四川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摘要】
四川有春节有哪些风俗?【提问】
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回答】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回答】
那火锅的川味。不过年也热【回答】
能具体说一下看川剧吗【提问】
好汐。想要个五星【回答】
川剧,俗称川戏,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回答】
四川人走亲戚是怎样的【提问】
目!尤其是变脸,还会下场互动!【回答】
那种传统的纯粹的戏园看演出。面对戏台,正襟危坐,面前一碗盖碗茶、长嘴铜壶加水,舞台绚丽、鼓乐齐鸣、余音绕梁,掌声雷动。氛围很重要,你的注意力和演员的态度都会不一样,效果更是天壤之别。【回答】
走人户是四川方言,意即走亲戚。无论是农村的走人户,还是城里的走人户,都不得“打甩手儿”,即不能两手空空,得提点“礼信”。
“礼信”,也是四川方言,可以理解为礼节性的礼物,一般是猪肉、点心、一只鸡,或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好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这是四川汉族社会习俗,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回答】
四川春节习俗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祭灶”和“打扬尘”、准备年货、“团年”和“守岁”。
初一的规矩与“走人户”、初二到十四,各有各的主题、正月十五“过大年”、正月十六“游百病”。“团年”的范围也比较广,过年期间的各种聚会都叫“团年”,但最重要的是除夕这一天的“团年”,也就是“年夜饭”。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四川羌年节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
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