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有哪些)
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常规药品管理,常规药品要按需确定种类,建立账目,专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清理、补充及时,无积压、过期、变质,并有交接登记;2、口服药、外用药品区分放置,瓶...,以下是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药品管理制度有哪些
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常规药品管理,常规药品要按需确定种类,建立账目,专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清理、补充及时,无积压、过期、变质,并有交接登记;2、口服药、外用药品区分放置,瓶签清晰。病区口服药基数按需求设置,存放于干燥清洁玻璃瓶内,瓶外蓝框白底标签应清楚标识药名、剂量、数量;病房根据病情需要设置外用药品基数,如石蜡油、漱口液、硫酸镁溶液等。外用药应专柜存放,使用红框白底标签标识,标签清晰,勿与消毒剂混放;3、急救药品管理。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完好率100%;建立急救药品一览卡、药品放置示意图、急救药品交接本。班班交接,交接人员签名;每周一护士长与***护士共同清查一次,有记录并签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观察处理,并有培训考核记录;急救药品有备用基数,按分类依次放置,***应标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4、特殊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包括建立高危药品目录、严格使用登记、落实高危药品警示制度,明确高危药品潜在风险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相应指标监测;毒麻限剧药:置保险柜存放、达到“四定”要求,保持与医院“关于科室存放麻醉和精神药品基数的通知”相一致的固定种类与数量,按要求登记、交接,基数不可随意增减,需变更时,要按照科室申请——医务处、护理部审批——下发公布通知的程序落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及其***、药品行业协会等应当加强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普及工作。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药品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药品的宣传报道应当全面、科学、客观、公正。
高危药品管理要求
法律分析: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人的***,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我国高危药品的概念及管理制度来自哪个文件
我们单位培训资料里面是这么写的1‘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1995-1996:美国***安全协会(ISMP)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引起的,***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目录。 2001年:美国***安全协会(ISMP)明确高危药品的概念,***确定的前5位高危***分别是:胰岛素安眠药及麻醉剂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肝素)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2’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在国内***引入提出“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主要有以下: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高危药品即***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美国***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讯***,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