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风俗春节(四川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 1、看川剧。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古老的戏剧形式早已呈现出式微的态势,但仍拥有不断创新的文化土壤,拥有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所独具的风格魅...,以下是对"四川的风俗春节"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
1、看川剧。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古老的戏剧形式早已呈现出式微的态势,但仍拥有不断创新的文化土壤,拥有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所独具的风格魅力。
2、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3、放鞭炮。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在四川也很不例外,放鞭炮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4、杀年猪。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杀猪,但是四川的其它地方相比,可能有区别一些,比如说四川的年猪杀了后会熏起来做成腊肉,还会灌成香肠,让来年都不缺肉吃,其它地方的猪肉可能会买来吃,因为外地都没有年猪的习惯。
5、走亲戚。走亲戚也叫做百年,这在四川的民俗中是非常火的,记得我在小时候的时候从初一走到十五都走不完,那时候是满满的年味啊,现在拜年也没有以前那么白浓重了,因为现在在外务工的人特别多,很多人因为过年要加班没有时间回家,家里只有老人小孩,就没有那么人热闹了。
四川过年习俗
1、吃坝坝宴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喜事或丧事。 办喜事或丧事的人,会摆上几天流水席。受邀的人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因为是在场坝里进行,所以俗称吃吃坝坝宴。
2、走人户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3、祭杜主
相传,蜀国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归隐西山后化为杜鹃。杜鹃为提醒人们不忘农时而号鸣,直至“啼血”。人们感今他教民务农有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县城南有他和丛帝的陵墓,称望丛祠。
每到祭之日,人们便纷纷赶来开展祭祀活动,同时,赛歌跳舞,演戏娱乐,十分热闹。在川西平原等地,当杜鹃鸣叫时,人们便认为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误农时。
4、祭蚕虫
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5、除夕祭树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饭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着将每样饭菜取一点出来,切细和匀后,由家长用盘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树前祭树。据说,这样来年果树能花繁果丰,带来滚滚财源。祭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四川人过春节的风俗
四川人过春节的风俗:杀年猪、腌腊肉、扫扬尘、打糍粑、赶场。
1、杀年猪
在过年前一个月、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四川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
2、腌腊肉
腊肉是四川的特色美食,杀完年猪后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
3、扫扬尘
扫扬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年春节前,四川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按四川民间的说法是,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四川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
4、打糍粑
四川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都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家家户户屋里的糍粑却打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5、赶场
虽然平时川人也不乏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往日的赶场意义完全不一样。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赶,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一样不落,尤其是鸡、鱼肉都要买上,鸡预示着吉利,鱼当然就是年年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