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属于哪一个市(河源是哪个省的城市)
广东河源属于河源市。 广东河源本身就是地级市,它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拥有华南最大的湖--万绿湖,设有河源国家高新区。总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辖1个区、5个县。 地貌特征 河源市处于粤东...,以下是对"广东河源属于哪一个市"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广东河源属于哪一个市
广东河源属于河源市。
广东河源本身就是地级市,它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拥有华南最大的湖--万绿湖,设有河源国家高新区。总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辖1个区、5个县。
地貌特征
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境内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粤赣边境山高岭峻,最高峰连平县黄牛石顶,海拔1430米。
天气
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21.0℃,比常年偏高0.5℃,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742.0毫米,比常年略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3.9小时。
河源是哪个省的城市
河源是广东省的城市。
河源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别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韩江上游和北江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截至2021年底,全市下辖1个区、5个县,总面积1565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71.93万人,常住人口284.09万人,城镇化率49.75%。河源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以及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水文特征
河源市水系分为东江、北江、韩江三大流域,东江流域面积13737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的87.3%。北江流域面积326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2.1%。韩江流域面积1670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10.6%。
河源市境内第一大河流为东江,东江是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上游称寻邬水。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龙川县合河坝,汇合安远县三百山的定南水后称为东江。东江流经市境内龙川、和平、东源、源城和江东等县区,河源市境内东江干流长193.6公里。
河源市是哪个省
河源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
河源,别称槎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东北部、东江中上游、韩江上游,地处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全市总面积1.57万平方千米,辖1个区、5个县,另设河源国家高新区、江东新区。2021年末,河源市常住人口284.09万人。2021年,河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河源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一,万绿湖、青龙湖是华南第一大、广东第二大人工湖,万绿湖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第二。钨矿、铁矿、萤石矿和稀土储量位居全省第一。境内探明世界首个超大型独立铷矿床。
河源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6年,河源连续3年发展后劲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河源在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区域竞争力排行中位列第一。
河源市地方菜:
河源的知名地方菜有东江酿豆腐、源城三黄鸡、东源万绿河鲜、和平全牛宴、龙川车田豆腐、紫金八刀汤、韭菜炒河虾、上汤桂花鱼、东江盐焗鸡、酿三宝、薯丝煲、客家酿猪红、客家菜卷、红焖猪肉、紫金肉丸、焖香菇、炒仔鸭、全猪汤等。河源地区的菜肴主要为客家菜,客家菜偏重“肥、咸、熟”。
河源小吃和特产有艾粄、炸油粿、铁勺粄、龙川牛筋糕、紫金椒酱、老鼠粄、发糕、糍粑、九重皮、煎堆、酥角等。
广东河源属于哪里管
广东河源属于广东省管。广东河源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岭南腹地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河源市下辖五个区和两个县,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85万人。河源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广东省内山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河源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粤赣合作”交汇处,交通便利,是广东省通往赣南、闽西、湖南、江西等地的必经之路。河源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区域,是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药材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撑区之一。河源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以商贸和旅游业发展最为迅速。
河源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境内的龙川县、紫金县和连平县被誉为“岭南三宝”,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如龙川石窟、连平梯田、紫金古城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广东河源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在未来,河源市将继续发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为广东省和全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